多地实施校外培训指导价让教育守住初心
多地实施校外培训指导价,让教育守住初心
迟雨
未来教培行业的分化趋势会更为明显
最近几天,京沪广深等多地密集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均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统筹考虑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家庭承受能力,机构实际平均收费水平等因素,制定了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多地规定,在基准价基础上,价格上浮不得超过10%,下浮不限针对以往校外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现象,部分地区在发布收费标准的同时,也对预收费提出了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早有预兆,对此无需意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并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在招生宣传资料中,从而增强招生宣传的规范性并做到名副其实。
上述通知强调,各地要坚持学科类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以有效减轻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为目标,以平均培训成本为基础,合理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
对照这个通知,现在各地出台收费标准,只不过是对国家发改委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而已。。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教培行业刮起风暴,堪称重塑了一个行业教育部数据显示,双减实施后,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
显然,双减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也不乏另外一种现象,即部分人士还在观望,对双减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还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
让教育回归,守住教育初心,必须还要有进一步的各项配套措施双减背景下,学科类培训班何去何从转为非营利性后如何规范费用该如何收这些问题关系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性质认定,也关系到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
现在,伴随着政府指导定价标准的推出,监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最后的靴子终于落地。此外,《服务合同》还明确指出,招生简章或宣传资料中对教师培训及效果的说明和承诺是专门确定的,对培训合同的订立和课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视为要约。
不必诧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本该是一份公益性工作如果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就必须以教育公益属性为前提,应该有利于基础教育的系统性改革,有利于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而不是相反,以赚钱盈利为目标
毫无疑问,未来教培行业的分化趋势会更为明显。有鉴于此,上海市培训协会(教育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欣在解读文章时提出,培训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办学条件,培训方式,师资配备等内容。
尽管教培不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但行业存在的价值并未消失,一定会有一批机构坚守关键在于找到一条适合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径
如果机构想赚钱,就只能避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要么从事义务教育阶段非学科类培训,要么从事成人教培,如果想继续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则只有一条路可选,即回归公益属性。
其实,回归公益属性并不意味着很惨对这些机构和从业人员来说,虽然和暴利越来越远,但那仍然是一份正当工作不论是纯属兴趣和热情,还是其他原因,可以肯定,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并不会从此而消失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