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柳州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背后的成功密码
深度揭秘!柳州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背后隐藏的成功密码

踏入广西柳州市,便能深切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在这座城市的超高普及率。众多微型纯电动汽车,时而灵活穿梭于大街小巷,时而首尾相连排成长龙,已然成为柳州独特的街景。据统计,2024 年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 64.9%,在全国名列前茅。地处西南的柳州,究竟为何能在新能源汽车普及方面取得如此佳绩?记者带着疑问走进柳州探寻答案。
政企携手,共破推广难题
汽车产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 年,柳州主力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便开始谋划向新能源汽车生产转型。2016 年,柳州第一辆新能源汽车 —— 两座微型车 E100 诞生。但彼时,和多数城市一样,柳州面临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的诸多阻碍。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梁焕强指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低、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购车成本高,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绊脚石。”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7 年初,柳州启动 “政企三级联动工程”,开启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融合的 “柳州模式”,政府与企业各施所长,携手共进。在上汽通用五菱河西厂区的一幢红色办公楼里,曾入驻由 20 多个政府部门骨干与企业人员组成的政企联动工作组。上汽通用五菱综合规划经理韦晓文回忆道:“政府工作人员有工号,穿着厂服与我们企业员工一同上下班,现场高效解决问题,支持力度极大。”
同时,柳州大力建设新能源专用停车位,市区公共车位为电动汽车提供免费停放服务,打造示范小区。新能源汽车在柳州还享有更多 “路权”,如可使用公交专用车道。为鼓励市民参与推广,柳州组织 “全民找车位” 活动,市民发现适合做新能源汽车停车位的地方,可通过政府热线反映,经评估适合划定车位后,车企会给市民发放新车购买 “红包”。在全市人民参与下,柳州新增 2 万多个新能源汽车专属停车位。车企在早期推广时,将新能源汽车免费提供给市民试用,市民申请中签后可免费使用一个月。2017 年,首批推广 E100 汽车 6000 多辆,逐渐打开推广局面。在多种因素推动下,2018 年至 2021 年,柳州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攀升,分别为 19.9%、24.7%、28.8%、32.9%。柳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敏莹介绍,政企联动推广新能源汽车,是以示范为引领打造应用场景,以用户为核心打造适宜产品,以便捷为导向打造 “十分钟充电圈”,以优化为重点保障充电权和路权,以立法 “破局” 出台充电基础设施条例。
营造生态,破解充电难题
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是一大阻碍。早期专业充电桩设备价格昂贵,柳州先以充电插座为主、充电桩为辅,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网络布局。但充电插座无法满足用户对充电时效的要求,于是柳州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打造 “十分钟充电圈”。随后,在各县区公共机构内、既有停车场、路内临时停车位新建大量充电桩,在重要交通节点新建综合能源充电站。2021 年起,柳州大力推进专属充换电服务站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南方电网广西柳州鹿山电动汽车综合能源服务站,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配备风电、光伏发电系统,采用 “自发自用、余量储存” 运营模式,年总发电量约 6.3 万千瓦时,全部由充电站就地消纳。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公司副总经济师李赞介绍,该服务站能为新能源汽车主提供一站式服务,还配置支持车网互动功能的充电桩,车主可在用电高峰放电、低谷充电,实现放电有收益、充电更省钱,促进清洁能源就近高效利用。截至 2024 年 12 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柳州累计建设充电站点 426 个,充电桩 4803 台,建成综合能源站 11 座,出租车换电站 10 座,推动换电版出租车投放约 1800 辆。去年 8 月,柳州通过立法率先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推动提前规划和新技术应用,强化部门间分工协同。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柳州共建设公共充电站点 2113 个,充电设施 22348 个,帮助个人建设充电设施 37654 个,实现 86 个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应用生态。
产品为王,构建产业格局
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是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较低的用车成本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上汽通用五菱在将新能源汽车提供给市民免费试用后,搜集到 2 万多条使用反馈,发现用户对市内短途代步出行需求强烈。通过市场调查,企业发现多数场景中,90% 的车辆一天行驶里程不超过 35 公里,80% 的车内乘坐不超过两人,于是以 “家庭的第二辆汽车” 为定位,从两座车入手进行电动化转型。2020 年 7 月,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四座微型电动车五菱宏光 MINI EV,起售价仅 2.88 万元,外观可爱,还贴心为柳州爱吃螺蛳粉的市民增加挂螺蛳粉打包袋的挂钩,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上市第一年销量达 12.77 万辆,次年增至 42.6 万辆,同比增长 233%,2022 年销量更是达到 55.4 万辆,同比增长 30%。柳州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不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东风柳汽的菱智新能源系列凭借大空间、低能耗等特点,受到物流行业和家庭用户青睐;广西汽车集团的新能源商用车在城市配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柳州积极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国轩高科、瑞浦赛克、鹏辉能源等一批核心配套企业集聚。同时,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加快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上汽通用五菱规划与运营部总经理肖潇介绍:“公司以研发推动产品不断升级创新,建成行业首个精益智造岛式工厂,赛克科技年产值、昊菱科技年营收双双突破百亿元。”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王俊表示:“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售后服务,柳州形成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龙头带动、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完备的发展格局。” 此外,柳州依托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联合超 50 家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承担广西重大科技专项 47 项,建立 22 个子实验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自 2017 年 7 月柳州汽车企业首款新能源汽车批量上市以来,当地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达 260 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 7%。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24 万辆。柳州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本地市场占有率高,还通过 “跨国建厂” 与 “跨国搬链” 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 “柳州制造” 推向全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