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基建协同发力的加速度将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从虎年首个开工日多地部署重大项目建设,到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政策出台,从今年以来已发行逾5000亿元专项债,到1月份近4万亿的新增信贷稳投资正驶出资金与项目加速对接,新老基建协同发力的加速度,将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传统基建:空间仍巨大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有投资者担心,以铁公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已实现高速发展,投资空间不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减弱对此,不少专家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传统基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用,再加上绿色化生产和智能化改造的转型升级,传统基建还有诸多新空间
从交通领域看,中西部地区建设空间较大,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际铁路建设等需求较旺1月国铁集团召开的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300公里以上此外,伴随着《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陆续出台,未来多条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建设都将撬动基建投资增长
除了交通项目,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急需发力的补短板重点2022年应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如加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市政工程,污染治理,物流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
根据海通证券研报,十四五时期,全国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逾700万套,预计2022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接近200万套,投资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0%。
从传统基建的升级看,因应低碳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绿色化生产和智能化改造将极大拓宽投资空间机构认为,近期政策频频利好绿色投资,预计2022年绿色投资规模为2.2万亿元,其中电力行业占比较高同时,我国建筑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提升当然,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要在提升投资效率,激活社会资本上多做文章,避免重复投资,低效投资
新基建:比重有望攀升
在传统基建发力的同时,新基建被赋予了更多期待专家认为,适当超前开展新基建方面的投资,短期既能发挥稳增长功效,中长期更能培育成为经济新引擎
以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尚处起步阶段,拥有广阔发展空间有机构认为,2022年新基建投资占基建领域投资的比重有望攀升至15%左右,今年5G,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合计将接近3万亿元,有望拉动全年基建投资增速0.4至0.7个百分点伴随着未来新基建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到20%,到2025年带动累计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
可以预期,新基建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不过,专家提醒,在加速布局新基建的同时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集约开展建设,突出需求牵引,适度超前也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注重特色挖掘,打造因地制宜的新型基础设施工程,强化长效运营,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可行商业模式和市场盈利机制
实现双引擎驱动
在新老基建协同发力的支持下,一季度基建投资有望实现6%左右的较高增速,助力稳增长专家建议,在新老基建双引擎驱动稳增长过程中,要平衡好新老基建发展的关系,避免出现低碳转型中的一刀切谬误
一方面,明确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推进方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认为,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要做到先立后破,既要优化存量更要补充增量,让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投资相互转化,协调发展,从而成为支撑稳投资的双引擎另一方面,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尽早规划布局,做到早规划,早引资,早开工,早见效,从而把握市场主动,应对各种不可预期的挑战
此外,务实不务虚,优先服务于国内大循环新老基建须立足于扩大内需战略,紧盯民生需要,提振工业运行,激发消费活力
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的情况下,新老基建双引擎将实现良性互动,并发挥其乘数效应和托底功能,驱动中国经济稳中有进。这次:转型深入人心,政策力度较小。从GDP构成来看,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5%,而2014年为48.3%,2020年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53%,而2014年为53%,可见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相应地这次相关经济刺激政策力度也更小。2014年11月央行启动降息降准,而最近市场期待的再次降准也还未落地,央行主要通过MLF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前重点还在宽信用上,其中房地产和专项债项目是两大抓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