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分析数据显示,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1-6月,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17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新接订单量35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1.2%。6月底,手持订单量1148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0%。出口船舶分别占同期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4.6%、92.9%和92.8%。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指出,2023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行业收入利润持续回升。但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航运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船舶行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挑战,国际航运市场将继续处于下行调整区间。随着《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出台,将推动全球航运业、造船业加快脱碳减排进程,对新造船市场将产生积极作用。预计2023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将保持在9000万载重吨的较高水平,新船订单量超过1亿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保持在2.2亿载重吨左右。我国造船完工量将突破4200万载重吨,新船订单量超过5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保持约1.2亿载重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
1-6月,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17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新接订单量35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1.2%。6月底,手持订单量1148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0%。出口船舶分别占同期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4.6%、92.9%和92.8%。
船舶出口金额保持增长
据海关统计,1-6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112.1亿美元,同比增长7.7%。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气体运输船仍占主导地位,出口额合计占比61.3%。其中,散货船占比26.5%、集装箱船占比22%、油船占比6.8%、气体运输船占比6%。
船舶企业收入利润大幅增长
1-6月,1176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67.1亿元,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187.3%。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6%、72.6%和53.2%,较2022年底分别增长2.3、17.4和4.2个百分点,以修正总吨计占47.3%、67.2%和46.8%,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7.9%,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1.3%,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2.0%。我国分别有5、7、5家造船企业位居世界造船完工、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前10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造船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各造船企业集团之首。
优势船型订单巩固,细分船型市场占比提升
上半年,我国船企紧抓新船市场轮动的机遇,巩固主流船型优势地位,在细分船型市场取得新突破。抓住油船市场恢复上行的有利时机,新承接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和MR型等各类油船订单1144.8万载重吨,占同型船全球总量的74.6%;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新接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88.4%和55.6%。新承接43艘汽车运输船订单,占全球总量的97.7%。新承接新船市场全部4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运输船订单。新承接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14艘,占全球总量的35%,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双高”船型占比明显提升
上半年,我国建造交付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显著增加。批量交付集装箱船共88艘,275.1万修正总吨,占国内造船完工量的37%,超过散货船位居第一。成功交付11艘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装箱船,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4.6%。气体运输船建造取得新成效,交付国内首艘4万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全球最大浅水航道8万立方米LNG运输船、22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烯运输船和新一代17.4万立方米LNG船等。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通用型”FPSO、首艘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等海洋工程装备顺利交付。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实现出坞。
船配研制取得新进展,新能源产品研发取得突破
上半年,我国重点船舶配套产品研制取得新进展。X92DF系列LNG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实现批量交付;交付首套国产X92大型船用低速机曲轴锻件;国产船用柴油机电控系统研制成功;国产首台LNG挺杆起重机完成出厂试验。新能源产品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国际首台氨/柴油双直喷二冲程发动机原理样机获得船级社原则性认可证书、自主研发的500千瓦氢燃料电池监控系统和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获得船级社颁发的船用产品证书。
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实现增长
上半年,骨干船企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强化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统计数据显示,1-6月,重点监测船舶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4.1%,达到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同时,船舶市场环境要素总体呈现有利变化。全球新造船市场需求旺盛,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保持增长,6月底达到170.9点,较年初增长5.6%。6月末船用6mm和20mm规格钢板分别为4850元/吨和4457元/吨,较去年同期降价约1300元/吨;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6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年初贬值4.6%。
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安全生产压力不断增大
上半年,我国船舶企业手持订单饱满,新开工和交付船舶呈增长趋势。二季度,我国月均完工量近400万载重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当前,骨干造船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加班加点、交叉作业增多,导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加大。特别是近期进入高温、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的时段,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压力不断增大。
手持船舶订单充足,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凸显
上半年,新接订单量大幅增长,骨干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约3.2年,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随着船企高技术船舶增加,生产任务节奏加快,对熟练劳务工需求快速提升,特别是装配工和电焊工的需求更是大幅增长。此外,骨干船企对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劳动力资源不足与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进口配套产品存在短板,供应链稳定性有待提高
上半年,随着我国船企新船订单量的大幅增长,对部分进口船舶配套产品需求大幅增加,但国外配套企业生产供应能力有限,造成部分关键设备供货滞后影响建造进度,特别是船用主机有关配套设备、零部件拖期问题较为明显。随着LNG双燃料动力船舶订单快速增长,相关低温配套设备供应紧张,难以满足造船需求,拖期和涨价现象频发。
部分存量产能重新启用,造船产能过剩风险需引起重视
上半年,随着新造船市场保持活跃和新船价格上涨,造船船位供给进一步趋紧,前期已关停的部分造船企业又重新启用,加入市场接单行列,造船产能出现增长苗头。但全球航运市场已出现阶段性调整行情,克拉克松综合运费指数6月底较年初回落30%,新造船市场各要素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在增大,如果造船产能过快增长,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风险。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