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公立:破解对公贷款“资产荒”,根本上要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
对公贷款优质资产荒问题是银行业所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破解需要行业共同解答,微众银行行长助理公立近期接受了记者专访,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需匹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普惠小微金融增量拓展等问题作出解答。
“优质资产荒”关键还是金融服务供需不匹配
记者:近几年很多银行都在说企业贷款太难找到优质资产了,从您的感受来说,今年“优质资产荒”情况有改善吗?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如何?
公立:银行业长久以来习惯于服务国企、央企、政府平台以及房地产领域的大型民企等,对于占全部市场主体90%的小微企业,服务是相对不足的。所以解决信贷需求、资产荒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难题。
一月份社融数据恢复得很快,如果分析结构会发现其中包括大型银行对大型企业,包括原来一些项目融资和大型信贷投放带来的增长。而从历史数据看,小微企业的实际市场需求曲线可能要到三、四月份甚至五月份才开始慢慢往上爬。
从具体行业的恢复来看,最先受益的肯定是餐饮、旅游等服务性行业,这个大家感受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作为占比更大的批发业、制造业等行业主体,需求确实在回暖,但也要遵循规律,需要一定时间。
数字化解决服务小微企业金融难题
记者:微众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的成绩怎么样?未来有哪些计划?
公立:我国的普惠金融尤其是小微企业金融,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发展是非常不错的,速度也很快,但在模式上,主要的品类往往还是贷给小微企业的老板个人,其实不是企业作为主体的贷款,而是老板的个人经营贷。必须要老板个人财产,如房产、厂房作为抵押,规模很广泛,是(普惠金融中的)一大类,但最大的缺点在于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高。
另一模式类似社区银行,更多靠人工下沉到具体客户那里做尽调,摸透风险,找到客户。(这种模式)摆脱了对抵押物的依赖,但是对于地域、人员、亲缘关系的需求是比较高的,同时对银行从业人员的数量,包括能力、道德标准等要求都更高。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虽然摆脱了对抵押物的依赖,但覆盖半径有限。
所以我们尝试的是数字化,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创新打造了数字化小微金融的服务模式。截至2022年末,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超34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累计授信客户超110万家,累计授信金额超1.1万亿元。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企业客户系企业征信白户。2022年全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6.2万。
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服务严重不足,银行不太愿意去做,也不太敢去做,因为这类主体的风险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也大。我们去做,保证风险可控,其实就是控制三方面的成本:风险成本、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微业贷模式让当前银行业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主要核心就是三个数字化——以大数据为基准的数字化风控,精准的数字化营销触达,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智能化的数字化运营。通过这三方面的数字化,将上述三大成本降到比较低的水平,从而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
具体来看,数字化风控解决的是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大风险,我们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和银行业之间的联动,合法合规获取企业的税务数据、司法数据、工商登记数据、行政管理数据、社保数据、电力数据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有效刻画企业的经营状况。除了解决单次审批的风控问题,数字风控还是风险组合管理的灵敏手段,这样的话,可以做到风险的对冲、缓释,把风险控制在相对合理水平。
营销触达的数字化同样非常关键,数字化精准触达用户,To B首先要To C,即让企业主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看到他最关心的合适的内容。过去的互联网广告,精准广告主要还是汽车、化妆品、奢侈品等商品,经过五年时间迭代,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精准,能够找到相对定位人群的营销响应模型。
回到风控的逻辑,过去小微风险比较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获客渠道很传统,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靠网点、靠人找到的客群恰恰是风险相对高的。但是一旦把获客面扩展得足够大,统计学上来说也更符合正态分布,各类客户浓度相对平均。
此外,内部运营的数字化会让客户存续服务周期更长,不会这笔之后,就不再往来了。比如说,在比较长的生命周期内,我们会主动根据客户接还款行为的变化,企业本身的变化等,做精细化智能化的运营,包括主动调整信贷额度、降低利率等,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从而延长客户的存续服务周期。
向上拓展小微增量
记者:大行和地方中小银行这几年也在持续发力小微,微众银行的增量市场在哪?还是会持续下沉去寻找增量吗?
公立:我们开始向两个方面做延伸,一个是逐步上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优质小微型企业,从供应链、分销链,扩展到以产业为纽带、为轴线的产业金融的业务领域;另一个是在科创金融领域做一些尝试。
新的供应链金融也创造了新模式:依托跟核心龙头企业的合作,让它们推荐小型、微型的供应商、经销商。
过去的供应链金融有两大弊端,一个要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要么做应收帐款,实际上是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延伸和外溢;要么需要核心企业担保,用货物来做抵押、质押,两者都很复杂。因为复杂,过去供应链金融只能服务大型供应商、经销商,对小微的覆盖严重不足,我们通过刚刚讲的数字化模型,在结合核心企业提供的数据和客户推荐,创造了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主要服务产业链上的小型的供应商、经销商。
同时,过去供应链金融是需要核心企业为供应商确权,这样一来就需要它担保,或者要占用银行授信额度,这也是传统供应链金融做不大、做流程顾问复杂的痛点所在。但是反过来,如果这些核心企业能跟我们合作,通过数字化就可以让它的供应链企业、分销链企业获得有效金融支持。特别是那些比较小,但重量系统蛮高的供应商、经销商,能够获得有效金融支持,对核心企业是有非常直接的帮助作用。
另一个是科创,科创型企业的专利技术含量、高新技术资质评定等方面会对其风险模型产生正向作用,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他们会有很多贴息服务等,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做到了比较高的渗透率。比如在深圳,2.1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超过42%的企业申请了微业贷科创金融服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