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向“实”振兴有“谱”
正视差距,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扬长补短,变短板为潜力板。
我们要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努力,用足政策,跟上全省发展步伐。
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合力攻坚。
。
如何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归纳为一句话: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简短的十六字,铿锵有力,是梅州结合当地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激活梅州苏区振兴一池春水。
细细品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的重要性被摆在首位,梅州剑指工业和实体经济。
兴产业强实体,产业强则人才聚,实体强则经济强,梅州深明此理,亦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当下,在梅州大地,一场立足于有,聚焦于新,发力于内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向着早见成效,大见成效目标逐步前行。
立足于有抓好五大机遇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听到梅州综合保税区预验收通过的消息,园区企业博捷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壘感到振奋不已来自汕头的他,看好梅州综合保税区的平台发展前景,毅然选择再次投资梅州
梅州综合保税区是广东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梅州苏区首个国家级平台梅州综合保税区,这片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成为梅州经济发展主战场之一,承载着苏区梅州振兴的发展潜力和希望。
实体经济是经济巨轮乘风破浪的压舱石稳定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回望过去五年,梅州实体经济发展走出上扬曲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比2016年末增加66家,上市公司从8家增至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7家增至20家,数量均居粤东粤西粤北第二,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3.5%和16.6%。
一个个生动的数据背后,得益于一个个高质量发展平台的稳步建设。
在广州对口帮扶下,全市10个省级园区聚焦产业园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生产要素,着力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招商引资,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发展。
广梅产业园内,梅州圣戈班汽车玻璃系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忙碌一片从今年3月正式投产以来,销售额已经翻了三番梅州圣戈班汽车玻璃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杨介绍,集团总部目前正在讨论和策划二期的投资项目,预计到2023年底可以实现投产
从广药集团等国企竞相落子,到广汽集团和法国圣戈班集团两大世界500强企业携手进驻,如今的广梅园对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今年1—10月,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2.35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同比提高22.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9.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个百分点其中,广梅园区增长35.3%,平远园区增长28.8%,兴宁园区增长25.3%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一年,梅州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的高光时刻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落地建设,积蓄发展新动能,再增发展新势能
立足于有,还应思考优从何来尽管前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迈向新征程,建设现代化,梅州面临的挑战较大,压力较大,任务艰巨狠抓一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发展的薄弱,发展的急迫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8亿元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这是梅州结合实际,给今后五年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要狠抓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不因目标长远而无所作为,也不因过程漫长而回避责任,努力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明显跨越是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金句之一梅州底气何在在于新时代,新机遇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一份简练有力的报告概括出五大机遇,即把握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带来的机遇,把握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带来的机遇,把握新时代中央和省支持老区振兴发展带来的机遇,把握一核一带一区带来的机遇,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
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把握机遇,开创新局会上,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发出的号召,正是梅州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上,释放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发展信号
聚焦于新发力五大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4%,逆势增长,一度出现产能跟不上订单的生产情况走进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公司行政经理徐陶介绍着经过技术改造后的生产情况
围绕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最近几年来,梅州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技改项目有序推进。
激发出发展新活力的同时,梅州产业亦暴露出发展的瓶颈。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十三五期末,全市产业结构一产比重偏大,占20.3%,二产比重偏小,从十二五期末的36.8%下降到30.4%,且多为资源型,配套型产业,烟草,电力,建材占六成以上,缺乏先进制造业。
同时,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也严重阻碍着梅州经济的发展,全市尚无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产值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仅140多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省的0.45%,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0.37%。
工业强市,绝对不能是单一产业的发展,需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力,相得益彰,为高质量发展续航。
对此,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梅州将坚持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制造业按照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
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铜箔产业的信心在听完党代会报告后,广东超华科技有限公司铜箔事业群总经理孟基中信心十足去年下半年,超华科技年产8000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工程开机试产并陆续转入量产
作为广东省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梅州电子电路制造业最近几年来发展蓬勃,呈现出产业链逐渐完善的态势最近几天,广东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凭借电子电路制造业入选
下游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倒逼产业链上游产品向高端化迈进,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纷纷走上转型升级道路。
在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浩看来,集中推进工业技改和建设智慧工厂是转型非常关键的一步棋,智能化制造是大势所趋,人工成本日益上升凸显效率的作用。
目前,梅州基本形成了铜材—电子电路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终端产品铜材—锂电铜箔—锂电池两个方向的产业链,为梅州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重要支撑。
2020年,梅州铜箔和高端电路板产业实现总产值97.8亿元,铜箔年产能4.9万吨,覆铜板产能1680万张,印制电路板1689.19万平方米,全市铜箔产能达到5.8万吨今年1—9月,铜箔和高端印制电路板企业实现总产值102.51亿元,同比增长48.15%
传统产业发力,新兴产业布局梅州提出,未来五年要推进稀土精深加工,打造稀土应用产品特色产业园,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培育互联网,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发力于内围绕N个方面布局建设基础设施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作响在车间一旁的屏幕上,线路板生产全过程的追溯,现场操作,设备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
实施PCB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后,公司在智能制造,企业管理,数字决策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效果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以往查看产品生产合格率要依靠人工填写的报表,现在只需要一台平板电脑便能知晓,人力时效同比增加20%
看似不起眼的20%,却让博敏电子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提升这得益于5G+工业互联网的实施
在2020梅州市工业互联网推进会暨梅州城区5G智慧杆政策发布会上,梅州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成功对接,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硬件保障。
今年以来,梅州先后制订出台《2021年梅州市工业互联网三大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梅州市扶持工业互联网发展项目入库储备申报指南》等政策措施,从政策上,举措上,行动上全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发力于内,需要不断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换言之,就是经济发展难点,堵点在哪里,就要往哪里发力
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用地,梅州印发《关于自然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产业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措施》指出,土地资源优先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市,县两级原则上每年安排不低于50%的市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产业项目,经营性用地保证不低于60%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用地,坚持按集中连片,节约集约原则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流程,梅州坚持用户思维,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懂企业,懂市场的阳光政府。
问题导向,靶向发力推进政策瘦身,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梳理整合产业政策,集中资源支持打粮食项目,让政策更精准,更有效
围绕经济发展主战场,梅州在未来五年将着重布局建设基础设施,提出要在交通,城乡水利基础设施,新基建,智慧城市等方面发力,同时建好人才队伍。
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创新。
今年年初,梅州市发布《梅州市2021年引进博士等急需紧缺人才公告》,拿出473个以上岗位引进博士人才,同时配套出台加快引进博士人才黄金八条,在经济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8方面进行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要素市场改革,提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配置效率,未来五年,梅州将不断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狠抓招商引资,扶强现有企业,优先支持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
对话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
加强协同联动
向经济建设中心聚焦发力
围绕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把握五大机遇,布局六大工作,为接下来如何走好坚持工业强市壮大实体经济之路指明方向。
南方日报就此专访了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以专家角度解读报告,为梅州壮大实体经济,推动苏区全面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您如何评价过去五年梅州的经济发展成绩,尤其是在实体经济这一块,具有哪些特点。
谢宝剑:过去五年,梅州经济实现了由量到质的提升阶段,实现了高效优质的发展尤其在实体经济方面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园区经济为主导,特别是在中央苏区政策和产业园对口帮扶政策的支持下,园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二是从产业链上来看,梅州实体经济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三是梅州的先进制造业,与梅州本地的资源和要素紧密结合,如铜箔产业,电声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南方日报:梅州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您认为梅州在高质量发展中有哪些机遇应该如何把握机遇
谢宝剑:梅州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央政策的支持,中央高度重视苏区振兴发展,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和苏区的建设,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梅州必须把这一系列政策机遇用足用好,二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通国内大循环,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的梅州,应着力推动省际之间的合作,加快省际廊道的建设发展,实现跨省资源要素流动和配置,三是梅州作为北部生态区,具有良好的发展资源,用好省对北部生态区的政策支持,梅州在发展中要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能源等产业,实现产业关联,四是进一步抢抓开放的机遇,围绕一核一带双区两个合作区,加强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协同联动和互动,寻找发展新机遇
南方日报:坚持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制造业,梅州应该在哪些方面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
谢宝剑:坚持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制造业,梅州必须在原有工业产业基础上,引优并举,引培并举一是要培育梅州的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原有工业产业的优势,通过补链强链,延伸梅州的工业产业链,二是要加强梅州产业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的支撑,三是实现产业经济的数字化升级,要充分把握,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四是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发展优势,提升工业经济的集聚优势,在不同的园区按照经济功能区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和整合,在整个梅州实现跨园区,跨行政区的产业布局,实现协同联动和布局,发挥整体效应
此外,梅州还应加强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用好双区和两个合作区高水平开放的技术和创新优势,把梅州变成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尤其是数字经济,互联网,加强与港澳地区的联动和互动,实现人缘,地缘,乡缘的优势,再形成经济的发展优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升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