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容器产品最高提价20%主要厂商称:现满产满销交付周期变长
全球电容器生产大国产能受限,国际一线厂商早已宣告涨价,但国内厂商并未立马跟涨。随着电价上调,8月份以来,铝电容器主要厂商开始了第一轮小幅提价,财联社记者从相关主要厂商获悉,国庆节后,新一轮提价已经启动,涨幅在10%至20%区间。。
电容器是电子信息领域三大基础元件之一,下游应用非常广泛。有上游电极箔厂商表示,提价后,产品依然供不应求;而国内头部电容器厂商表示,目前满产满销,平均订单交付周期在4个月左右,较过往正常的交期明显拉长,整个行业景气周期至少有望保持到明年一季度。
从成本端看,铝价、电价今年都在上涨途中,如果第一波小幅涨价还是“试探”下游客户反应,如今第二波涨价已是势在必行。券商机构认为,调价对业绩影响具有滞后性,Q4将有所体现。业内人士指出,长期逻辑看,铝电容业务受益全球产能转移、国产替代加速及高端产品推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领域放量将拉动电极箔和电容器需求。
产品全线提价对冲成本压力
铝电容器占据电容器30%以上份额。主要原材料包括电极箔、铝壳、引出线、电解纸、橡胶塞等。今天,国务院办公厅举行关于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政基础工作的新闻发布会。其中,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关键原材料,约占成本的30%-60%,而化成箔的主要成本是电费,成本占比60-70%左右。
国内原材料铝价持续上涨,主力合约从年初1.5万元/吨涨至2.4万元/吨,电价上调推动铝电容器厂商第二轮涨价潮,涨幅在10%-20%区间。江海股份铝电容营收占比81%,其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上游材料涨价,公司产品第一次涨价5%,国庆节后开始第二轮涨价为10%左右,铝电解电容今年平均涨价幅度为14-15%。对于本次涨价后能否完全覆盖成本压力,该业内人士表示,“还得自己扛一部分。民政部部长李继恒在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20年底,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29万人,平均保障标准较2012年底分别提高103%和188.3%。如果成本继续上涨的话,后续仍会考虑提价”。
同行公司艾华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从10月中旬开始,对全线产品提价15%-20%。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太快,加上供货本就紧张,所以一次性提上来”。该公司前两个月已有提价消息,但只是针对部分产品。
化成箔是铝电解电容的核心原材料,据了解,江海股份高压化成箔的自供率在75%左右、艾华集团自供率维持在70%以上,随着产能的释放,一定比例仍需外购。一位本土电容厂家负责人表示,“目前能拿到货就不错了”。
实际上,化成箔主要厂商更早有提价动作,东阳光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8月份公司有提价。据兴业证券分析数据,电极箔行业售价在上半年上调约5-7%,在7 月继续上调约4%,且在8 月东阳光再次宣布上调售价约12%。
在第二轮提价声中,电容厂商江海股份已率先创出年内新高,10月份以来涨幅约23%;艾华集团(603989.SH)同期涨幅约12%。电极箔厂商东阳光(600673.SH)、海星股份(603115.SH)、新疆众和(600888.SH)、华锋股份(002806.SZ)亦企稳回升。记者留意到,产品价格提升,艾华集团日前有回购动作,江海股份、华锋股份则披露了减持预披露公告。
下游需求旺盛,交货周期变长
提价后是否会影响下游需求呢?从相关公司的反馈看,公司现阶段并不缺订单。目前下游商家需求较好,适当提价客户是能够接受的。价格的调整不会马上体现,会有一个周期时间反映。据了解,江海股份过往正常交货周期是2-3周,现在需要3-4个月,对愿意接受涨价的用户会优先供货。目前来看,整个行业的景气度还是比较旺,景气周期至少保持到明年一季度没有问题。
艾华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国产电容器与进口电容器差距已在缩小。由于海外疫情的持续反复,导致部分厂商供应链出现问题进而转单至国内情况增加,且受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影响,下游客户订单迅速提升,排单周期排到4个月以上,个别细分产品甚至达到6个月。
一荣俱荣,电极箔目前现阶段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东阳光方面表示,目前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公司是处于一个满产的状态。记者注意到,华锋股份已发布三季报预告,受市场需求影响,电极箔产品供不应求,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约 50%,销售单价也有较大上涨。子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约60%;新疆众和预告前三季扣非净利同比增逾1倍。
值得一提的事,上述电容厂家均提到,新能车、光伏等领域拉动新需求,艾华集团表示,已开始批量向新能源车和光伏产业链的头部公司供货,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OBC、主驱电控系统以及传统车载电控系统;逆变器是光伏里面一个重要组件,会用到很多电容器,公司未来发展会往这个方向重点布局。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电容器行业销售额要达到1439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目标为6%。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高端电容器及部分原材料仍需大量进口,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随着国内厂商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国产替代进程加快是长期发展逻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